目前,我國允許亞鐵氰化鉀作為抗結劑在食用鹽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并在GB 2760—2007《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由國家衛生部和國家標委會聯合頒布)中規定其最大的使用量,具體如下:
GB 5461—2000《食用鹽標準》 等效采用了上述標準,在理化指標中規定抗結劑亞鐵氰化鉀(以﹝Fe(CN)6﹞4-計)≤10.0mg/kg。
適用于食鹽中亞鐵氰化鉀成分含量測試的權威方法標準主要有兩份,一份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發布的《食用鹽》標準中規定的GB/T 13025.10—2003 “制鹽工業通用試驗方法 亞鐵氰化鉀的測定”,另一份是衛生部發布GB/T 5009.42—2003 “食鹽衛生標準分析方法”, 兩者均屬于國家推薦性標準。
從兩個標準的使用情況來看,食鹽生產加工和銷售企業及鹽業監督管理部門基本上都使用前者檢測方法,而衛生部門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則使用后者方法比較多些。這主要和第三方檢測機構實驗室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計量認證/審查認可》的范圍和內容有關。一般來講,食鹽生產加工和銷售企業及鹽業監督管理部門具有行業針對性,使用的是鹽產品的專業性標準;衛生部門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所委托的實驗室大都具有廣泛社會產品檢測能力,使用并通過計量認證的檢測標準往往是GB 5009族的《食品衛生檢測方法》。
適用性對比的理論分析
兩份方法標準的原理盡管相同,均采用硫酸亞鐵法,即亞鐵氰化鉀在酸性條件下,與硫酸亞鐵作用,生成白色亞鐵氰化亞鐵沉淀,受空氣氧化生成普魯士藍,在波長670mm處,用光度法測定。但是在試劑溶液制備、測試過程、誤差控制以及數據處理和結果表達等方面,還是存在著不同,具體表現在:
(一)試劑溶液制備配置
1.硫酸亞鐵溶液制備
GB/T 13025.10標準表述內容:“硫酸亞鐵(GB/T 664)溶液(40g/L):稱取硫酸亞鐵(FeSO4·7H2O)40g,溶于1L硫酸溶液(1+20),搖勻,過濾。”
GB/T 5009.42標準表述內容:“硫酸亞鐵溶液(80g/L)。”硫酸亞鐵(FeSO4·7H2O)為天藍色或綠色單斜晶體,或結晶性粉末。相對密度1.8987,無臭,有還原作用,在濕空氣中易氧化,表面生成棕黃色的堿式硫酸鐵。溶于水,會發生水解反應,Fe2+ + 2H2O===2H++ Fe(OH)2。因此,按GB 13025.10標準要求,將硫酸亞鐵溶于稀硫酸,其溶液相對穩定,放置時間相對可以長些。
2.亞鐵氰化鉀標準溶液的制備
GB/T 13025.10標準表述內容:“亞鐵氰化鉀(GB/T 1273)標準溶液{1.00mg﹝Fe(CN)6﹞4-/mL}:稱取亞鐵氰化鉀{K4﹝Fe(CN)6﹞·3H2O} 0.199 3g,精確到0.0001g,加少量水溶解,稀釋至100mL。”。此方法配置的溶液濃度是以﹝Fe(CN)6﹞4-計的,因此通過比色反應檢測出的結果是﹝Fe(CN)6﹞4-含量。
GB/T 5009.42標準表述內容:“亞鐵氰化鉀標準溶液:準確稱取0.1000g亞鐵氰化鉀,溶于少量水,移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當1.0mg亞鐵氰化鉀。”,此方法配置的溶液濃度是以K4Fe(CN)6計的,故對應結果是K4Fe(CN)6含量。
配置標準溶液是用來繪制標準曲線,試樣的檢測含量是從標準曲線中對應查得的。由于食鹽產品的理化指標要求是以﹝Fe(CN)6﹞4-計,因此GB/T 13025.10規定的標準溶液而繪制的曲線比較適用。
(二)標準溶液和試樣溶液的誤差處理
兩份標準,在測定標準點的吸光度時,標準溶液環境不同。GB/T 13025.10標準中規定在吸取的標準溶液中,需加入“氯化鈉”,而GB/T 5009.42標準中無此項要求。
由于是食鹽中測定亞鐵氰化鉀,試樣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因此在標準溶液中加入氯化鈉,使試樣和標準的溶液環境一致,更有利于減少誤差。
(三)試樣溶液制備
目前,市場上鹽產品種類繁多,有不同工藝生產的精制鹽、粉碎洗滌鹽、日曬鹽;還有具有各種使用功能的強化營養鹽、調味鹽等等。不同種類的鹽產品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學特性,如表現在pH值、水不溶物及其他物質成分等各不相同。
由于《強化營養鹽》、《低鈉鹽》等行業標準未對亞鐵氰化鉀指標含量及檢測方法作具體規定,作為食鹽產品通用型的檢驗檢測標準,在適用性上應多做考慮。
首先要測試溶樣的pH值。因為硫酸亞鐵法的反應條件是“溶液在酸性條件下”。目前標準條款規定中盡管有硫酸過量處理,但是它是適用于GB 5461普通食用鹽產品,一般普通食用鹽的Ph值在6-7左右,如若是鈣強化營養鹽等產品,因其中添加了活性鈣等堿性物質,溶液的pH值比較高,因此在測試之前,應對試樣溶液進行前期的中和處理。
同時,對樣品溶液要進行預先過濾處理,特別是對粉碎洗滌鹽和日曬鹽這類雜質含量較多的鹽樣,不管其溶液是否混濁(肉眼判斷有時并不是準確),必須經過過濾處理(1)。
(四)計算結果的處理
最后計算結果很關鍵,由GB/T 13025.10標準測得的計算結果,以Fe(CN)64-計,與產品標準規定的指標值進行比對會更直觀。而GB/T 5009.42標準測得的結果還需進行換算,如若不留心,很容易拿亞鐵氰化鉀含量結果直接進行判定,從而出現合格產品不合格的情況(三水亞鐵氰化鉀/亞鐵氰根≈2)。
另外在換算過程中,必須注意要按照標準物質(K4﹝Fe(CN)6﹞·3H2O)的分子量進行,不要忽視標準物質含有結晶水。
(五)標準中各項規定的表述
兩份標準進行比較,GB/T 13025.10標準對各項規定的表述更加嚴謹和注重步驟的細節,具體表現在:
1.對每一個試劑標明了其適用標準號(劃線所示),如“3.1.2.4 亞鐵氰化鉀(GB/T 1273)……”等;
2.在分析步驟中,引用的溶液均標注了其配置方法的標準條款號(劃線所示),如“吸取亞鐵氰化鉀標準工作溶液(3.1.2.5)1.0 mL于比色管中,加入氯化鈉(3.1.2.3)5.0g,……”
3.在制作標準曲線時,規定:“以吸光度為縱坐標,對應亞鐵氰化鉀微克數為橫坐標繪制曲線。”
建議
作為各部委頒發的權威性的檢測方法標準,在方法原理一致的前提下,應更加注重具體條款的嚴謹性、科學性和適用性,尤其是GB 5009.42中的標準曲線,應該按照Fe(CN)64-的濃度進行繪制,這不僅可以使兩項標準得到統一,而且也可以給結果判定帶來便利。
【參考文獻】
[ 1 ] 樓雨芝.食鹽中亞鐵氰化鉀測定方法探討.浙江鹽業,2006,4.
